【阅读美文・分享心情・感悟人生・www.yafu.me】
当前位置: 雅赋网 > 人生感悟 > 感悟人生 > 正文

幸福

作者:沈维心
来源:网络 时间:2010-11-22 19:48 阅读:436次   我要投稿   作品点评

幸福是人生的终极旨归。因此,人人都在谈论幸福,但似乎没有人能说明白幸福是什么。这是康德说的。好象他也说不清楚,至少是,他最后开出的方子是无法接受的。

我也不指望能讲清楚,根本不可能讲清楚。但有一点,恐怕是大家认同的:幸福首先是一种感觉。假如一个人没有感觉,比如植物人,哪怕让他睡在金山上,活上一千年,终日有人服侍,他会幸福吗?

既然幸福首先是一种感觉,那么这是一种什么感觉?

不同的人自然会给出不同的回答,但大体上有两种,一是经验说,二是理性说。

经验说,是不足为凭的,于是弃之。

理性说,是要求找到一个普遍法则,使得我在任何情况下都能确定不移地按照这条普遍法令去行事。这是为康德所推崇的。但似乎最后落得德福不一的结局,于是康德不得不推出“三公设”去解决,但还是不成功的。

如此大智慧的人也解决得狼狈不堪,灰头土脸,看来人类的智慧在此命题面前是何等的乏力。也罢。但伊壁鸠鲁说了:幸福就是灵魂的无干扰。我欣赏之。

灵魂的无干扰,是说,第一,幸福是感觉,是灵魂上的感觉。因此,第二,这是理性说。由此,第三,该命题揭示了一个深刻道理,让人反思:何谓无干扰?如何无干扰?

所谓干扰,就是内心的失衡,这种失衡就是由矛盾导致的。这就是说,一个人要获得内心的宁静,就要做到心理平衡,而要做到心理平衡,就要减少矛盾,尽量是没有大矛盾。

由此,要做到无干扰,就是心理做到无矛盾。那么,矛盾又何所来呢?

原因很多,但从根子上说,恐怕是欲望的无限与资源的匮乏这对矛盾所导致的。只要验诸现实,这样的事例比比皆是。

而事实情况是,资源的匮乏是客观的,那么,人所能做的是,尽量减少欲望。因为一个欲求越多的人,就意味着越要去跟外在世界去争夺资源,如此,烦恼也就越多,那么,离幸福不也就越远了吗?

所以,一个人,如果欲求越少,越可能离幸福更近,因为此时内心就少了纷扰,灵魂就获得了安宁。而一个人,欲求越多,在其繁华光彩的背后,往往是内心的疲惫不堪,这样的人,哪怕权势熏天,哪怕声名赫赫,哪怕富可敌国,但恐怕是白天站在天堂门口,夜晚常常游荡在地狱入口——心灵被矛盾折磨的人能幸福吗?

有个脍炙人口的故事为证:一次,亚历山大去见狄奥尼根,狄奥尼根正在晒太阳,见了如此不可一世的人,只轻描淡写地说:不要挡了我的太阳。亚历山大无限感慨:倘若不是做了皇帝,也要像狄奥尼根一样自由生活。狄奥尼根何故如此“放肆大胆”?因为他对亚历山大无所求,无求自然坦荡无畏。而狄奥尼根最负盛名的口号就是:像狗一样生活。犬儒生活由此得名。

犬儒主义固然有不雅之嫌,但它却有着这样深刻含义:对于生活,不要过多地追求外在的东西,人不要为欲望所驱使,成为欲望的奴隶。这就是庄子所说的:心不为物役。或说,物物而不物于物。也因此,佛家认为欲望是痛苦的根源,所以佛家最彻底,提出修行,出家是摆脱红尘恋恋的最好方式,从此无欲无憎。也印了道家的话语:跳出三界外,不在五行中。看道家人,一副羽化成仙,闲云野鹤样子。路子虽不同,但根子是一样的:去得欲望,求得安宁。灵魂的无干扰,是人生最大的幸福。

出家的举动或许太过于极端了,毕竟红尘不是一无是处,平凡如我辈凡夫俗子,红尘尚有可恋恋之处。但我们至少可以明了:对于生活,对于欲望,应当做减法,简单的生活,往往能带来灵魂的无纷扰,也就是,简单离幸福更近。这就是平平淡淡才是真的背后的道之所在。

相关专题:幸福 矛盾 就是 干扰

    阅读感言

    所有关于幸福的感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