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阅读美文・分享心情・感悟人生・www.yafu.me】
当前位置: 雅赋网 > 短篇美文 > 杂文精选 > 正文

人生能有几多愁

作者:1992.微凉
来源:网络 时间:2011-06-30 20:08 阅读:474次   我要投稿   作品点评

近翻古书,徒生出一番感慨来。

人生在世,欢乐总是短暂的,愁苦总是长久的。一个“愁”字贯穿生命的全部过程,是任何人无法摆脱的精神枷锁。因此,人们常常为“愁”叹息矣!

人人皆有愁,个个愁不同。有人愁国,有人愁家;有人愁吃,有人愁穿;有人愁儿长不大,有人愁女不能嫁。还有乡愁、离愁和情愁等等。

我们不得不承认,在人生历史的长河里,无论是伟人,还是凡人,悲愁从不会间断。 唐代的李白壮志未酬,人已衰老,愁苦倍加,于是发出“白发三千丈,缘愁似箇长”之苦吟,喻愁思之深重,白发因愁而生。使天下识其悲愤,以此奇想成为流传千古的妙句。他还常常借酒浇愁,“愁来饮酒二千石,寒灰重暖生阳春”,幻想在借酒浇愁的飘飘**中获得新的生机。

唐代的杜甫客居成都草堂时,尽管周围景色秀丽,眼前繁花似锦,生活比较安定。然而饱尝乱离之苦的诗人并未忘记国难未除,故园难归,国愁家思时时萦绕心头。“眼见客愁愁不醒,无赖春色到江亭。”当诗人正沉浸在客居愁思缠绕之中不能自拔时,而江亭春色却不晓人情,突然闯入诗人的眼帘,是多么的扰人心绪!这恼人的春色,似乎故意作弄愁思满腹的他乡游子!

北宋的苏轼,做官屡屡受挫,连连遭贬,历经磨难。他“多情多感仍多病”,满怀情感,病己病时,愁怨无穷,却初衷不改,牢牢守住了做人的底线。他虽做官不谙官经,却政绩卓著,为民称颂;为文不守成规,“无意不可入,无事不可言”,却成为豪放派诗人、词人和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;不经意写字作画,竟成为著名的书法家和画家。他终将愁怨化作文字和书画,流芳百世。

南宋的黄机,曾与恋人相约菊花开放的秋天重逢,可是花开几度,人别数载,事与愿违,年年负约。每念及此,怎能不令人肝肠寸断!于是写下“离愁不管人漂泊,年年孤独黄花约”。游子的离愁如此深重难遣,个中滋味谁能知晓?

南宋遗民蒋捷,入元后不仕。北望家乡中原,感怀百端,愁报国无路。他感到十分抑郁和悲愤,抚今追昔,思绪翻滚,用“一片春愁待酒浇”,来形容自己的愁闷连绵不断并急需宽解,抒发了他在漂泊途中倦游思归的浓厚愁绪。发出“何日归家洗客袍”之哀叹,表达了期望尽快结束客游劳顿生活,急与家人团圆的迫切心情,诉说了亡国之后救国无望的愁苦,以及对美好和谐家庭生活的向往。

南唐后主李煜,一个处于刀俎之上的亡国之君,满腹愁绪,一腔悲愤,从心底发出人生的究诘:“问君能有几多愁,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。”他的愁如冲出峡谷的一江春水,滔滔东流,奔向大海,一发而不可收。表现作者愁思如春水汪洋恣肆,奔流不息;又如春水不舍昼夜,长流不断。这个亡国之君,竟如此大胆抒发亡国之恨,实属史之罕见。他的这句诗成为中国文学史上以水喻愁的名句,千古传诵不衰。

金朝的元好问,思念久别的朋友李辅之,离别之愁无以表达,乃浮想联翩,意想借“一尊白酒寄离愁”,怎奈“殷勤桥下水,几日到东州?”他欲借“一尊白酒”来“寄离情”,但桥下的流水尽管殷勤,然而路途遥远,何时才能将“离愁”寄到东州呢?形象而深刻地表现出作者对朋友李辅之切切思念的心情。

人生啊人生,不就意味着无穷无尽的愁悲么?

纵观历史,心存良知的人是活得最愁苦的人,他们都有一种难以倾诉的孤独感和寂寞感。

“人生愁恨何能免,销魂独我情何限。”自古人生谁无愁?何况吾乎?

相关专题:人生 有人 诗人 亡国

    阅读感言

    所有关于人生能有几多愁的感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