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阅读美文・分享心情・感悟人生・www.yafu.me】
当前位置: 雅赋网 > 心情日记 > 随感日记 > 正文

向自己敬礼

作者:教育狂
来源:网络 时间:2012-04-24 15:49 阅读:317次   我要投稿   作品点评

上海这个城市,对于没有到过这里的人似乎有过太多的遐想,顺耳倾听中留下了美丽的模样。我来上海两年了,这两年我一边求学,一边也思考了上海的曾经、过去和现在。今天的上海一方面野心勃勃赶超纽约、巴黎、东京等,一方面避免不了怀旧过去的岁月,因此上海趋新而守旧,既有大都市的风采又有小家子气的风俗,这是上海给我们真实的常态;这个城市也在回避隐藏在另一头的景象:弄堂里的旗亭酒肆,衣衫褴褛的船工,码头破败的棚屋,水中堆积的垃圾,吴侬软语里的地方风情以及远处象征着文明的东方明珠交相呼应,这样的镜头随处可见。上海也许只像我们展示她的开放与繁华,而我们也只是盲人摸象,把自己接触到的看做真实。这一切究竟是怎么回事呢?因为旧社会中上海是个梦幻之都:有轨的电车、带钟表塔楼的西洋建筑、人力黄包车夫、桥娇百媚的歌女舞女、搓麻将聊家常的阔太太、神秘仗义的帮头派别、以及那些特务、间谍和我们的地下党员。其实这些这些画面只能在王家卫、关锦等导演的电影里展现,只能在张爱玲、琼瑶的小说里面品味。不过我们可以明白由于时间的阻隔,电影、小说就成了我们怀旧的桥梁。香港导演王家卫电影中摇曳生姿的旗袍下、弄堂里一声又一声的吆喝隐藏着当年旧社会现实中的空虚,生活在那个时代的上海人,他们同所有中国大地的老百姓一样,单纯的骨子里没有洋人的奢华与享受;关锦鹏的电影中有幽怨凄清的上海女子,还有那首老唱片里周璇唱的《夜上海》,张爱玲笔下的那个上海有些苍凉,复旦大学王安忆笔下的上海是烟火人气,可这一切虚幻的怀旧与想象把旧上海理想化了、简单化了,张爱玲和穆时英眼中的上海被放大啦;而鲁迅、矛盾笔下的上海却被隐匿了,如果我们真的想了解这个城市就会发现,西洋塔楼之后仍旧是破旧平凡的本土建筑,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依然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炎黄子孙,上海人过的生活还是提着菜篮子走出门,带着幸福走进门,黄浦江里流淌的还是炎黄子孙的血液。十里洋场的灯红酒绿是上海,小弄堂里的家长里短也是上海,我们可以在上海的繁华与精彩中寻找到都市的境界,在旧址旧物中构想当年的上海,在吴侬软语中品味这个城市的风情,同样也可以在大街小巷的吴侬软语、卖甜食的棒子声中贴近上海真正的生活。

是的,我们是在这个城市中我们接触到了欧洲的治外法权、炮舰外交、外国租界和侵略精神的教训,我们也看到了理性科学,工业发达的高效的西方和闭关自守的中国。我认为西方文化有宝贵的地方也有他不宝贵的地方,外表的美丽中也能闻到内心的血腥味。当下的上海是一个现代中国的诞生,作为一个说明了中国的发生和即将发生的借证地方,各个文明共同在这里达成共识的。今天的每一个上海人都在思考着,他们在思考着自己在这个时代中的价值,如何努力才不会被淘汰,如何奋斗才能赶上潮流,以及梦想和期盼着超级大城市是那么的热情澎湃。作为一个海纳百川的城市,我们重视在国际化进程中的茫然与彷徨,使得自己不至于迷失方向,我们正处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伟大进程中,机遇与挑战并存,困难与希望同在。许多新的问题需要在探索中解决,许多重要工作需要在创新中发展。所有的问题,所有的种种现象都是复杂的、艰巨的、长期的。我们不会过度依赖他人、也不轻信盲从,保持理性,善于分辩。作为中华民族的一份子,在享受信息快捷便利和自由之同时,也时刻牢记着公民责任,对于一些未经证实或者难以证实,同时又可能引起巨大影响的信息,要多问个为什么,要独立思考,不要瞎起哄,不要见风就是雨,要善于学习,积极学习,多年来形成的一些不良风气,不易一下子消除,致使不廉洁行为随处可见,肮脏的行为无所顾忌。我们之所以有社会不公平,世风日下现象严重的看法,很大成分是由此而来。我相信,我们反腐是真反,而不是假反,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,人的文化道德素质和法治意识会不断提高,经济体制、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终究会完善起来,产生种种弊病现象的土壤会越来越少。

相关专题:城市 思考 电影 文化

阅读感言

所有关于向自己敬礼的感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