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阅读美文・分享心情・感悟人生・www.yafu.me】
当前位置: 雅赋网 > 短篇美文 > 心情短文 > 正文

图书馆里的一块钱,捡不捡?(原创)

作者:青阳
来源:网络 时间:2012-04-29 15:32 阅读:742次   我要投稿   作品点评

新书阅览室里翻看杂书之间,转身时偶尔发现座椅旁边有一元钱,环顾四周大家都在认真复习,像我这样的只有几个,但都分布在其他角落,他们同时看不到这一元钱。我本想立刻俯身去将它捡起,但是固有的迟疑让我打消这个念头。捡起来是该问一下是旁边的人的,还是收入囊中,可是被别人看到捡到钱会不会有点囧呢?铺天盖地的想法涌上来,反正就是一种暗示,不能立刻捡这个钱。以前听过一种考前见钱不捡积攒人品的说法,顿时庆幸自己没有浪费人品。

手里拿着书,想起兵马俑bbs上一篇博士的《坏柠檬》的文章。文章中的故事是作者本人将插线板借给陌生学生,他们约定用好插线板后将其放在指定的地方,可是在约定的时间作者本人却没有见到应该出现的插线板。文章中一段心理变化的分析很细致,其中包括作者的心理变化以及换位思考后同学可能的处境。或许那个同学由于特殊原因未能及时放回插线板,作者选择了等待一天,结果还是未见到插线板。客观上说,一个插线板确实不值得大动干戈找回,但是在几台电脑需要电源的时它确实如雪中之炭无可取代。伦理上说,应人之事应该守信受人之恩更当酬谢,或许是那个同学个性放任不拘约束,或许真的是偶然事件阻止了放回插线板的过程。但是作为提供插线板的人,尽管损失不大,可是很难下次果断慷慨地献出诸如插板类的东西了。借作者的话说,那个学生 “成就”了一个坏柠檬,生活中我们有可能无意间成为一颗坏柠檬,但是我们应该争取让柠檬精神传下去。

尽管思絮在飞,而钱依然安详地躺在地上,我突然有一种围观的想法,到底看看谁会去捡起来这一元钱。我身后的同学几番起身转悠,在我看来,一个正常人是不可能看不到地上有钱的,可是他就是在几次来回之后也是对这钱无动于衷。试想地上如果是100元,结果会如何呢。

有一个富翁给他儿子做过一个实验,他儿子很信任自己的三个客户甲乙丙,他父亲在他们缺钱时就借他们钱做生意,第一次是两万元,一年后只有甲和乙归还了钱,此时他儿子说看来只有甲和乙守信用,他父亲笑而不语;第二次借了甲和乙十万元,一年后只有甲换回来钱,乙已经拿钱逃跑了,此时他儿子就认为甲是靠得住的;第三次富翁借给甲100万,一年后甲却没来还钱,也卷铺盖走人了。最后富翁告诉他儿子,每个人的诚信都有一个价钱的。或许一个人的诚信不能用具体的金钱衡量,但是确实会有一个底线的,这和一个人的忍耐度一样。这只是一个故事,光用金钱来衡量诚信也是片面的。换做是100元,是不是会有人就会稍微心动呢。

刚好拿到一本《中国人的气质》,内容关于一个外国人对100年前的中国人的评价。我自责怎么有一种围观心理呢,但依然在不断需找同类的旁观者。书中讲到,中国人节俭勤劳有礼节等,也会爱面子、麻木不仁、相互猜疑和柔顺带顽固等。一个捡起一元钱的人是不是太小气呢,当别人都不捡自己去捡是不是会遭到鄙视呢,反正别人会去捡的何必自己出风头呢…顿时我想到这些,却不知和书中的一些说法惊人相似,我感到自己也有鲁迅笔下那主人公的“气质”,确实继承了很多前人的“品质”。当时心里产生了一些小小的阴冷,就像是一个生活快乐的人让旁人看出内心的忧伤一样,伪装卸去后,自己对自己也有一种不屑和鄙视。围观心理像一滴红墨水,在清水中扩散之广几乎是整个容器的维度。

再说说书中说的中国人的气质,里面有一种气质是“柔顺的顽固”。国人自小受儒家思想熏陶,为人处事都有一种顺从心态,这也体现有一点盲从心理。但是柔顺的时候,国人也是顽固的。就像是香港电影《江湖》中的台词:说你又不听,听又听不懂,懂又不去做,做了又做错,错了又不认,认了又不改,改了又不服,服了又不说。总结说之,我们是顺而不从的,回想起身边的人,确实有一点“柔顺的顽固”,这也是大家的可爱之处之一。

相关专题:原创 图书馆 本人

阅读感言

所有关于图书馆里的一块钱,捡不捡?(原创)的感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