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阅读美文・分享心情・感悟人生・www.yafu.me】
当前位置: 雅赋网 > 短篇美文 > 青年文摘 > 正文

青年文摘:读书与生活

作者:刘世明
来源:网络 时间:2012-05-08 17:33 阅读:844次   我要投稿   作品点评

读书,是一种乐趣,是一种享受,亦是一种体悟。好的书籍可以使人冥情任运,也可以让人乘物游心。正如你读《庄子》之文,不由得被他那精彩的文字所陶醉。手之舞之,足之蹈之,任他谩骂,任他嘲弄,我们反而更加喜欢他了。

既然被文中的故事、辞藻、意境所吸引,难免会有一些感慨。正如《诗大序》所言:“在心为志,发言为诗,情动于衷而形于言”。这个言论是属于自己的,只有自己读过,自己体会过,自己感受过,才能明白其中的滋味。任何人也不懂这种感觉,因为你读自有另一番滋味,这叫“彼亦一是非,此亦一是非”。不过,道理是需要言传的。若所有人都沉溺于理想之“道”,那么生活就如一潭死水了。老子之传五千言,庄子之论辩,都是为了表达自己的思想,正所谓“诗缘情而绮靡”。能进的书中,还要出的书来,这是一种至境,一般人是很难达到的。

知识是用来积累的,是谓“为学日益”。天下哪有真正的大道?许由、陆通永远都是一种理想,只不过是引导我朝着这样的方向走去罢了。步兵离开孙登后,便有《大人先生传》问世,这正是薪尽火传,形往神存的道理。“形固可使如槁木,心固可使如死灰”,庄子所作,非其所行,所以他不得不向监河侯去借米。之所以说“是亦一无穷,非亦一无穷”,是因为每个读书人对书中的文字、思想有各自的理解,所以百家争鸣才会成为盛况。

对于书中的人物,书中的思想,你想爱就爱,想骂就骂,自是没人和你争辩。美味佳肴,不如《汉书》下酒,这便是读书的自在了。生活却并非如此。你得处处小心、处处留意,因为大千世界不同人的思想、语言和行为都是不一样的。谁都沮丧过,谁都失败过,谁都彷徨过,谁都惆怅过,这就是生活,因为它本该如此。酸甜苦辣是自己体味,不是读书,去体味别人!“形莫若就,心莫若和”,这是《人间世》中蘧伯玉的精彩言论,当然这也是最上乘的处事之法。栎社树不死,自有它不伐的道理,支离疏残缺,也自有其存在的原因,这是无用之用。生活正如牛之筋骨,纷繁复杂、错乱不堪,想要游刃有余,不受人指责,不遭人抱怨,却是不易。

何况当今之世,蜗角虚名,蝇头微利,也能让人们争得头破血流、你死我活。“世人都晓神仙好,惟有功名忘不了。古今将相在何方,荒冢一堆草没了。世人都晓神仙好,只有金银忘不了。终朝只恨聚无多,及到多时眼闭了”,一首《好了歌》,唱出了全天下的世态炎凉。为什么尤三姐死后,曹雪芹会道出“揉碎桃花红满地,玉山倾倒再难扶”这样悲切的诗句呢?正是因为尤三姐不爱潘郎之貌,不喜石崇之富,不慕子建之才呀!生活不是用来糟践的,而是用来体会的;生活不是用来畏惧的,而是用来面对的。书中之情,亦非生活之境。孟老诗中可以游仙,现实中却是屡试不第;柳七词中可以是白衣卿相,生活中却不得不寄宿于青楼酒舍;徐渭文中可以谋略天下,现实中却不免在狱中艰难度日。他们哪一个不是文坛大家?又有哪一个不是潦倒一生呢?然而,这却是许多贤者心中的理想。庄子说:“方可方不可,方不可方可。因事因非,因非因事”,难道不是因为人们心中衡量的标尺不一致吗?其实天地一指,万物一马才是永恒的道理,自以为我心即宇宙的人是会被生活玩弄的。外示亲附之形,内寓和顺之意,虽是无奈,但这是生活,实实在在的生活。

读书是生活的一部分,但不是生活。正如手指是身体的一部分,但不是身体一样。书中写出的是一种生活,现实又是一种生活,当然此生活非彼生活。你不能以书中之意要求现实之行,也不能以现实人情来要求书中之思想。不是不能,而是你根本达不到,两者皆为至境,这大概就是后世文人佩服嵇康的原因了。

相关专题:生活 读书 文摘 青年

    阅读感言

    所有关于青年文摘:读书与生活的感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