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阅读美文・分享心情・感悟人生・www.yafu.me】
当前位置: 雅赋网 > 情感故事 > 情感文章 > 正文

南门那家牛肉面

作者:洛然
来源:网络 时间:2012-07-14 21:08 阅读:382次   我要投稿   作品点评

刚搬来这里时,我还是半大的孩子,上小学四年级,如今,转眼就大三了。南门那家牛肉面,也伴随着我们过了一年又一年。它的味道从未在我脑海中离去,相处太久,几乎变成童年的一部分。

小时候,父母常常加班。上班前便塞给我三块五块。妈妈大手一挥,道:“中午跟他们吃面去。”那时一小碗清汤牛肉面只要三元,虽然叫做“清汤”可里头还是有肉的。它们被切成粒状,埋在面的下面,随着不断地翻腾搅拌,一粒粒浮现出来,便产生出一种挖掘宝物的成就感。一碗面,以够我们这一群不大的孩子,吃到满足。而儿时的满足又是那么简单轻易。

到南门吃面,先要开了票,面条一张小菜一张。菜并不华丽,只是家常样式,一律两元一盘,滋味却很好。将菜票给了服务员,把座位指给她看,一会儿便端着碟碗儿将小菜放到那。食客则拿着面票,排队等面。粗的细的,扁的圆的,跟收票的师傅说一声,师傅向后一喊,拉面的师傅就捋起袖子,抻拉摔板,一团椭圆的面济子,在他手中变成千跟细面,把多余的面一揪,往锅里潇洒一抛。面落在边上滚烫的开水中,不消片刻就熟了。

我们去吃面总是呼朋唤友。一帮大院里的孩子,叽叽喳喳,连跑带跳来到,不大的店里瞬间觉得热闹。吃面时,是很安静的,谁也没了说话的功夫,只专心的料理自己那一碗儿,吸溜身,喝汤的呼噜声,久久在店里来回起伏,也深深印入脑海。

大约是四五年前,刚上高中。那段时间,一直不敢回想,母亲提到那时也仿佛不置信已经度过。暗无天日,这种切身的体验,远比词典上的注解,让人体会深刻。

高二暑假的某个晚上,母亲的病突然来到。最近的医院无法确诊病情,只得转院到了更高级的医院,检查、诊治、化疗,从没发觉日子过得这样漫长难熬。诊断结果出来—是良性,母女都松了一口气,而问题随之而来:高昂的费用一下子压在肩上,药费几乎是按周来付。那时,家里依靠的只有母亲每月的微薄工资,不多的积蓄,以及父亲固定支付的抚养费用。那个数字太高昂,我与妈妈几乎无力是从。强装的镇定终于被打碎,我只能嘤嘤的哭泣,连完整的话都说不出来。

与那个暑假相伴的是自行车摇曳的声音,医院的消毒水味道,我们辗转各个医院,购买相对廉价的药。一次看完病已经三点,实在饥饿,撑到南门,母女二人,一人一碗清汤拉面。挑一筷子面,透过间隙,发现她消瘦许多。见我不动,母亲唤我快吃,恍惚觉得她的声音不似从耳边袭来,而我只觉得喉中酸涩,眼前的面咸苦的不堪下咽。

再后来母亲病情逐渐稳定,每月吃中药调养。日子清贫,却也不似以前天塌了似的毫无办法。隔了许久再路过南门,踏进面馆竟有恍如隔世的感觉。儿时的果腹之物,如今于我而言,成了难得的美味。我和妈妈,在汤面氤氲出的香雾中,感慨浮生,偷得这一丝闲暇。

我那时觉得时间流逝太慢,还要几年的光景才能长大,才能分担起妈妈肩头的担子。甚至觉得这个坎儿似乎过不去了。可是咬咬牙,又是一天。一天又一天,回头再望不知什么时候也就过去了。

其实,并没有想象中那么艰难。

我考上大学,兼职打分零工,日子比以前宽裕些许。周日妈妈休息,娘俩便往附近公园溜达,游玩疲惫,懒于做饭,就顺道路过,吃碗面去。

煮好的面,浇上两大勺清汤,撒上碧绿的青蒜香菜,搁几片透明的白萝卜片。先喝一口清灵灵的汤,微有些苦涩,很是厚重,这是复杂的辛香料,经过长时间的仔细熬煮才散发的味道。桌上有一小碗红油,一瓶陈醋。我嗜辣,少不得浇上一勺,然后再飞上两滴香醋。一搅拌,清汤上浮着碧绿,又有点点红色,和白面搭配起来,色泽丰富,挑起一筷子来,一片香气就在眼前腾起,直直冲进鼻子里。两碗清汤面,一瓶冰啤酒,来俩烤串,点上四川泡菜,这样的滋味才算完整。开了啤酒,和妈妈碰个杯,我聊学校,妈妈聊工作。面吃完了,汤也要喝到见底,打一声饱嗝,出一身热汗,真是爽快。这一顿下来,不过几十元,却仿佛满满的都是幸福舒畅。

相关专题:妈妈 母亲 时间

阅读感言

所有关于南门那家牛肉面的感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