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阅读美文・分享心情・感悟人生・www.yafu.me】
当前位置: 雅赋网 > 心情日记 > 随感日记 > 正文

读书

昭武的空间作者:昭武 [我的文集]
来源:雅赋网 时间:2016-01-21 10:43 阅读:540次   我要投稿   作品点评

三国话题

一,关于本书

罗贯中的《三国演义》,是把一般人看不懂的高文典册陈寿《三国志》,变成了读过几年私塾的下里巴人勉强能看懂,不识字的下里巴人能基本听得懂的通俗历史小说。《三国演义》通过说书人的嘴,把一个个的经典故事,一个个的经典形象,传入寻常百姓家。于是寻常百姓也可以在茶余饭后,不仅仅局限于议论哪家的母猪下了多少崽,东头的王寡妇家里今天来了几个什么人。也开始可以为张飞、马超、关羽到底哪个功夫更高而争个面红耳赤,可以为诸葛亮“出师未捷身先死”而感伤(我相信:无论下里巴人还是高人雅士,建功立业的梦想是始终潜伏在意识中的)。

久而久之,就变成了一种文化现象。越来越多的人说三国、议论三国,传播三国。终于又传到了那些原本不屑一顾的士大夫手里。先是蔑视的心情翻阅,然后是正常的心态细读,最后是敬仰的心情精读。最然后,高人雅士、下里巴人全都一般掉进一个“替古人担忧”的梦境里,不再有地位上的分别。而《三国演义》也一般经过凤凰涅槃,变成高文典册。

二,一般观念

《三国演义》,我看了不下二十遍,除了替古人担忧外,在一些一般性的问题上,越看觉得问题越多。什么叫“一般性的问题”。就是典型人物曹操刘备,到底谁更忠,谁更奸?就是正统江山到底该不该维系?就是到底该勉力维持将倾之基业还是该顺其自然变天换地?

按作者的想法,当然要维系正统儒家思想的忠义理念。曹家最早称帝,而且居然不姓刘,所以理所当然该是奸的典范。刘备仁义(至少表面如此),而且忠于大汉(表面是如此),而且姓刘,而且是当今皇上之叔。侄儿无能,叔挽之,甚或取而代之,似乎更近礼法。如此一来,忠奸自然可见。

作者的理智告诉自己,事情就是这样,你就按这个方向去组织就好。

然而,作者是正直的人,是善良的人。正直而善良的人,无法掩饰自己的内心。笔触往往在不经意间,显露出本真的自我。

比如在第六十回《张永年反难杨修,庞士元议取西蜀》中,刘氏宗亲刘璋的帐前从事官王累顿首苦谏曰:“况刘备世之枭雄,先事曹操,便思谋害;后事孙权,便夺荆州。心术如此,安可同处乎?今若召来,西川休矣”!如此评价,即使刘备面对,也不易置辩。更何况,一向流着眼泪对刘璋说“何忍夺宗兄之基业?”或者流着眼泪对部下说“安忍夺同宗之基业?”的刘备,最终还是夺了益州并且自领益州牧。王累的预见不幸成真。

爱好表演的刘备在第六十五回居然还表演了一把:于是刘璋决计投降----玄德出寨迎接,握手流涕曰“非吾不行仁义,奈势不得已也”。注意这个“吾”字。刘备在刘璋面前,一向自称为“弟”,这个“吾”字,自有深意。或者,刘备亦知自惭焉?

《西游记》里边,抛开佛教伦理不谈,所谓唐僧,就是一个一事无成、没有一技之长的屌丝男,偶尔得到一个神通广大的徒弟,于是梦想起飞了。以此观刘备,在这一点上,跟唐僧有何差别?在东支西拙之后,得到诸葛亮这个神人,于是一心做起当皇帝的美梦。儿子一名“封”,一名“禅”,合起来叫“封禅”,狼子野心,昭然若揭。

现在的网络小说里,大多这种屌丝逆袭的故事。某某游手好闲的人,无意中得到一件神物,具有莫大神通,于是面前的世界蓦然一变,开始做起世界梦。

刘备也好,唐僧也好,游手好闲的人也好,没有外部的因素,固然什么都不是。但是,刘备毕竟当了皇帝,唐僧毕竟取了经书,屌丝男毕竟在世界上疯狂了一把。

当然,这些都是题外话,且言归正传。

刘备不学无术且不说,其一向标榜的并且众口相传的“仁义”标签,在罗贯中的笔下,确是值得怀疑的。罗贯中对刘备的“仁义”,花了许多笔墨来描写,但是又偶尔在一些细节上,泄露自己内心深处的基于正直本性的评价。并且,这种评价,不可以以“处大事者,不拘小节”之类的话来轻轻带过。

所以,《三国演义》中,就刘备而言,在人物塑造的意义上来说,是失败的;但是从人性的本真意义上来说,又是成功的。

再说曹操。

曹操有“奸”的一面。最典型的是“丞相践麦,割发代首”这一段。曹操行军,正值麦熟,于是传令三军,但凡有践麦者斩。这也是于百姓秋毫不犯的意思。但是偶然原因,曹操自己践麦了,曹操当即准备拔剑自刎,从人拦下,言春秋之义,刑不加于尊。也就是说高大上的儒家经典《春秋》上都说了,刑法不加于地位高尚的人。这个理由其实是很充分的。

孔子重周,而周以礼治诸侯,诸侯以刑治庶人。所以司马光在《资治通鉴》里说:“天子之职莫大于礼,礼莫大于名,名莫大于分”。所以中国古代有“刑不上大夫”之说。

直到法家出现,提倡以法治天下。无论皇子庶人,皆以统一法令制之。所以法家和儒家常扯皮。儒家说法家野蛮,法家说儒家迂腐。

当然没有人愿意割下自己的头示众,于是曹操就顺杆子而下:“既然《春秋》上都这么说了,那么我今天暂且把头寄在脖子上”。于是玩了“割发代首”这一出。任何人都知道,这个“头”割下来和这个“发”割下来差很远,所以都说曹操奸诈。

但是请注意,曹操把头发割下来后,传示众营,取得的效果是“三军悚然”。以结果而论,割发和割首,是一样的。以事实而论,即便这样说曹操奸诈,至少这幅嘴脸比起刘备事后哭着说“奈势不得已”要干净得多。如果有人还非得拿这事说曹操奸诈,那是当时文化和现在文化认同上的差异而已。以当时文化而言,“春秋之义,刑不加于尊”这句话已是足够的理由。而且手下没有人有任何异议。

曹操另一个符合“奸”的举措就是刺杀董卓失败后,带着追随者陈宫,投奔到他父亲的结义兄弟吕伯奢那里,吕在明知曹是被罪之人后,仍热情接待,吩咐家人待客,自己外去估酒。曹操听见后面有磨刀声,潜近后听见人言“不如缚而杀之”。惊弓之鸟的曹操以为是要谋害自己,于是挥刀杀尽吕家一门上下。然后在后厨看到案板上,缚着一只猪。故事发展到此时,虽然曹操犯了大错,但其实至少还是可以理解的。至少陈宫就这么认为。问题是后来两个人匆忙出逃之后,路遇吕估酒归来,曹操又使诈杀之。如此行径,一错再错,导致情愿弃官跟随的陈宫大失所望,弃之而去。尤其是曹操对陈宫的自我辨解之词“宁可我负天下人,不可天下人负我”,一直以来成为奸人的经典对白或思路。

此案例确实够得上奸人的评价。

但是,到后来,曹操渐渐位高权重,周围文臣武将一大堆,也没见曹操认真负过哪位。终曹操一生,曹魏集团内部始终是铁桶一般,没有谁三心二意,大伙儿齐心协力,在曹操鞍前马下效命。没有谁叛逃,没有谁抱怨,这个效果不可能仅仅依靠御人之术能达到。

曹操必定具有巨大的人格魅力。

而事实上,曹操以法度制人,刘备以私情制人,孙权以祖萌制人。

法度分为两个方面,即“法”和“度”。法是原则性,度是灵活性。尤其是曹操的度,那是异样的光彩。官渡之战前,陈琳写缴文,把曹操的祖宗十八代都骂上了,这是重大侮辱。可是官渡之战后,曹操破袁绍,捕获陈琳,曹操只是这样跟陈琳说:“要骂,你骂我就可以了,怎么侮辱到我的先人了?”陈琳的回答简单直接:“箭已在弦,不得不发”。陈琳自以为必死,士大夫的臭脾气上来,所以轻松回答。没想到的是,曹操居然轻松放过他,还是让他做原来的官。这在三国中,没有另外一个人有这个度量。甚至在历史中、现实中,设身处地来讲,陈琳都是必死之人。可是陈琳没死,这说明什么?陈琳是竹林七贤之一,素有才名,但是只是之一,不是只有他会写文章的。

曹操疑心病很重,杀吕伯奢、梦中杀人、包括后面的杀华佗,都是疑心病很重的表现。

不可否认,这是曹操的阴暗的一面。但是另一面要比这一面大得多。而这个大得多的另一面,比如与众同乐、一马当先、亲力亲为、宽博能容、文韬武略等等,曹魏内部都也看到了,所以,曹魏集团内部才如此牢不可破。

而刘备与关、张是结义兄弟之私情,与诸葛亮是茅庐三顾之私情,与赵云是知遇之恩情,至于其他人,刘备其实不是很在乎的。而以私情制人,是很有缺陷的。刘蜀集团内部,刘封与关羽是有矛盾的,诸葛亮与关、张是有矛盾的,黄忠与关羽是有矛盾的,赵云跟关、张也是有些矛盾的,而马超,对关、张想必也是有些想法的,按常情来揣度,马超对关、张、刘应该都不是很瞧得上眼的。这些都是刘蜀集团内部核心人物,核心人物之间尚且有这么多的矛盾,其它的不说不提,也可以想见这是多么危险的事情。

至于孙权,以祖宗余萌制人,不说也罢。

上面说的是“人”,然后说“势”。

小说开篇除了那首著名的开卷词,就是“话说天下大势,分久必合,合久必分。周末七国分争,并入于秦。及秦灭之后,楚、汉分争,又并入于汉----”。这就是说作者的历史观显而易见。

《三国演义》描写的就是在历史的这种必然之中,传统的儒家观念“忠”,“信”,“礼”,“义”各种悲剧性的呈现。

所谓的忠,就是忠于刘汉,明知不可为而强为之,是悲剧。

所谓的信,就是忠于过去的自己。明知改变是更好的选择,但是选择不改变,是悲剧。

所谓的礼,就是名分。天子再不中用,也是天下共主。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,理论上已不可战胜。明知不可战胜而战之,是悲剧。

所谓的义,就是不惜舍身以顾全忠、信、礼。显然,也是悲剧。

华夏文明强调气节,所谓“大丈夫有所为,有所不为”。

而历史往往在悲怆、沉郁的气氛中,呈现出满腔热血的异彩华章,为人性的凝重而默哀,为人生的无奈而默哀!

三,关于人名

在《三国演义》中,发现一个有趣而不得其解的现象,那就是人名——书中汉人都是单名。比如刘备、曹操、郭嘉、吕布、魏延、黄忠、张辽、关羽、张让、孙权、诸葛亮、司马懿等等。之前在微信上发表读书笔记,说很奇怪《三国演义》中人物为何都是单名,无一例外?到前几天才发现这个是错误的。有一个例外,那就是上文提到的吕伯奢。《三国演义》中,这样子说的“操以鞭指林深处谓宫曰:‘此间有一人姓吕,名伯奢,是吾父结义弟兄’。”之所以引用此段,说明此人别无其它叫法。经反复检查,此人确是三国中唯一例外。

本人学问浅短,对人文、历史、民俗之类的一知半解,因而无从知晓原因所在。

且又疏懒成性,不惯于查考,就放在这里,留待高人指点。但我相信,其中的原因一定十分有趣。而这,也是在这里单独出来的理由。

四,关于识人

识人,是社会生活的基础功夫。本人自己甚为欠缺。不提也罢。但是在《三国演义》中,各种识人的奇迹层出不穷,往往惊嘘。古人言“乱世多英才”,果未欺人。

印象最深刻、感叹最神奇的是司马徽料徐(徐庶)母。书中写到“徽曰:‘闻徐元直在此,特来一会。’玄德曰:‘近因曹操囚其母,徐母遣人驰书,唤回许昌去矣。’徽曰:‘此中曹操之计矣。吾素闻徐母最贤,虽为操所囚,必不肯驰书召其子;此书必诈也。元直不去,其母尚存;今若去,母必死矣!’玄德惊问其故,徽曰:‘徐母高义,必羞见其子也。’”什么叫做高手,这个司马徽就是。跟徐母又不是很熟,至少没有徐庶那么熟是不,居然通过对徐母性格的了解,料徐庶中曹操之诈计,料徐母之生死,无不言中。

因识人而判生死的还有一例。袁绍手下谋士田丰,在官渡之战前,提出自己的意见,被袁绍反对。但是袁绍的作战方案,田丰又不赞同,并出不吉之言,说此战必败。袁绍不满,加上听信谗言,所以出战前把田丰关在狱中。袁绍失败的消息传到狱中,一日,狱吏来见丰曰:“与别驾贺喜!”丰曰:“何喜可贺?”狱吏曰:“袁将军大败而回,君必见重矣。”丰笑曰:“吾今死矣!”狱吏问曰:“人皆为君喜,君何言死也?”丰曰:“袁将军外宽而内忌,不念忠诚。若胜而喜,犹能赦我;今战败则羞,吾不望生也。”事实上,袁绍派出来杀田丰的使者已经拿着宝剑在来的路上了。田丰笑谈生死的风度固然令后人敬仰,其识人之能一般英明神武。

当然,田丰虽识人,但是未能做到“良禽择木而栖”,落得身死犹不惜,最惜的是胸中十万甲兵没有机会展示,未免委屈才学。

在三国中,识人不仅可以判生死,而且可以决胜负。比如官渡之战前,郭嘉的十胜十败之说,对双方主帅的行事风格做全面分析,得出的结论是操有十胜、绍有十败,因此绍虽人多,“无所用”也。

另外,荀彧料敌的本领也不差。书中说孔融闻之,来见操曰:“袁绍势大,不可与战,只可与和。”-----荀彧笑曰:“绍兵多而不整。田丰刚而犯上,许攸贪而不智,审配专而无谋,逢纪果而无用:此数人者,势不相容,必生内变。-----”孔融默然。而事实的发展果然按照郭嘉和荀彧的推断进行和结束。孔融亦当世之英才,青史留名的人物,但是说到识人度势这一块,显然是没有天赋的。

当然,缺点只是缺点,任何人都有。但是有的缺点会死人,有的缺点不会;有的缺点在这个人身上没有大碍,但是在另一个身上,却可能导致巨大的损失。差别在于当时的形势、地位和角色。

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诸葛亮在关羽死后对关羽的评论。诸葛亮对刘备说:“王上少忧。自古道死生有命;关公平日刚而自矜,故今日有此祸。王上且宜保养尊体,徐图报仇。”玄德曰:“孤与关、张二弟桃园结义时,誓同生死。今云长已亡,孤岂能独享富贵乎!”一是诸葛亮在关羽生前,从未对任何人提出关的缺点,但是在死后却在刘备的面前,直言关羽等于是自取其祸。这个话有些刺耳,出于诸葛亮这个“一生唯谨慎”的人口中,而且关羽刚死。这个现象有意思。说明诸葛亮虽然深受刘备信任,但是对于刘备的心腹之人,是有些忌讳的。二是刘备没有置辩,说明刘备也是认同的。

从“势”的意义来讲,关羽守荆州,责任重大。荆州相当于刘蜀集团的前方桥头重地。关羽大意失荆州,是刘蜀集团走向败落的象征性事件。而刘备御驾亲征,被东吴陆逊火烧七百里连营,最终败走白帝城,是刘蜀集团走向败落的决定性事件。因为大势已去,诸葛亮纵有万般手段,也无可奈何。

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诸葛亮是天下奇才。识人的最基本功夫肯定是不落他人下风的。但是处在刘蜀集团中,纵使刘备百般信任、全无阻碍,想要当好这个家,也是很为难的。

不妨站在他的位置想想:前面说过,刘备制人用私情。关、张是他的结义兄弟。诸葛亮最狠、关张最危险,诸葛亮也没有办法叫人家下课,反而得想方设法地哄着。关羽很是闹过几次无理的脾气,诸葛亮得陪笑脸哄着。

从三国书上看来,诸葛亮能依法所制的也就是魏延这些与刘备没有什么关系的人。

鲁迅先生说诸葛亮“智状妖”。可就是这个“智状妖”的人物,在刘备的手下,没有能笑到最后,落得杜甫先生发出千古一叹“出师未捷身先死,长使英雄泪沾襟”。田丰、孔明非不识人,乃时也!命也!缘也!势也!古今喟叹皆同。

识人乃社会第一课。在此不需饶舌。识与不识,只是在于位高者得失多,位卑者得失少而已。识,位高者可得其邦国,得者数众,如刘邦;位低者可保其身。不识,位高者可亡其邦国,累者数众,如赵高;位卑者可亡其身。

要紧!要紧!

四,关于用人

五,关于御人

相关专题:读书 刘备 曹操 诸葛亮

    阅读感言

    所有关于读书的感言
    • 言洛 2016-01-21 评论

      赞,推荐阅读

    • 昭武 2016-01-21 评论

      谢文友赏。可惜的是还没写完全。

    • 昭武 2016-01-21 评论

      谢文友赏。可惜的是还没写完全。

    • 精灵之梦 2016-01-21 评论

      顶一下,推荐阅读~

    • 昭武 2016-01-21 评论

      谢文友。

    • 缘来有你 2016-01-21 评论

      哇塞,友友对三国历史及《三国演义》颇有研究,大赞!

    • 昭武 2016-01-21 评论

      哪能谈得上研究?过奖了。谢友点赞。

    • 來過 2016-01-21 评论

      顶一下,推荐阅读~

    • 昭武 2016-01-21 评论

      谢谢了。

    • 田野☆一阵风 2016-01-22 评论

      顶一下,推荐阅读~

    • 缘来有你 2016-01-22 评论

      写得真的很好

    • 幽雨 2016-01-22 评论

      顶一下,推荐阅读~

    • 探险是人生的品味 2016-01-22 评论

      顶一下,推荐阅读~

    • 昭武 2016-01-22 评论

      文笔幼稚,立论浅薄,当不起贵友的一个好字。欢迎批评指导。

    • 昭武 2016-01-22 评论

      谢谢了。

    • 昭武 2016-01-22 评论

      谢谢你。

    • 昭武 2016-01-22 评论

      谢谢了。

    • 昭武 2016-01-22 评论

      谢谢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