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阅读美文・分享心情・感悟人生・www.yafu.me】
当前位置: 雅赋网 > 短篇美文 > 短篇小说 > 正文

血染涧河

凌风作者:凌风 [我的文集]
来源:雅赋网 时间:2016-10-05 00:19 阅读:201次   我要投稿   作品点评

血染涧河

文/凌风 微小说

引子:1914年日英联军在山东龙口及仰口登陆迂回青岛德军,并进攻潍县、济南,取代德国成为在山东的殖民地统治地位,1927年和1928年日军再度两次出兵山东,并在济南制造了震惊世界的“五三惨案”继“九一八”事变之后,1937年日军又伺机制造了“芦沟桥事变",掀起全面的侵华战争,同年10月沿津浦路南下,并于1938年春在山东青岛、威海登陆,短时间内快速侵占山东全境。进而把魔爪伸向中国内陆,从此血雨腥风的侵略与反侵略,掠夺与反抗,杀戮与救亡便在中华大地悲壮演绎……

江苏淮安,阳春三月的夜静悄悄的,黑暗的夜空隐隐约约闪现几颗星星,凉凉的风时不时吹向一支正在行进的队伍,河畔一些不知名的虫儿时不时鸣叫着,“跟上”一声低沉的命令传来,队伍前行速度加快,7团采取长途奔袭从外围据点之间直插车桥。此时的春,别看他只有14岁,却巳经是参加八路二年的老兵班长,此时他下意识地摸了摸腰间别着的短刀,那可是部队里铁匠奎叔为参加此次战斗的尖刀连新打的10把好刀,奎叔是个练家子会些武术,部队休整时就爱找尖刀连的这帮小八路练练手。两年前春和父亲与一名山上兄弟(地方山头小股抗日武装)为给八路分区摸些有用情报,不想,在县城伪保长向日军告发,当时父亲为掩护春和山上兄弟,开枪吸引日伪军,激战中父亲牺牲了,自那时起他和村里十几个只有十三四岁的少年参加了八路,春和亮当年有十二岁,是参加八路最小的俩人,想到此他收起走神的心,握紧手中的枪,和战友们消消准时进入预设进攻地点车桥镇南门外。车桥,坐落淮安涧河(也称菊花沟)两岸,方圆不足四平方公里,因涧河河道上共架设有五座桥梁,从高空俯瞰车桥镇,错落有致,排列形状尤如车字,故此得名。

车桥镇位于淮安县城,泾口,曹甸镇之间,地处苏中与苏北的交通枢纽,处在日军第64师团和第65师团结合部。驻有一个600多人的伪军大队。日军一个中队,敌军为加强驻守车桥,在其四周修筑大大小小五十几处碉堡,地堡。筑高城墙,深挖外壕,外壕深宽5米,并在四周架设铁丝网,构成密集的交叉火力网。凌晨战斗打响,炮兵大队怒吼的炮弹砸向敌军碉堡群,车桥镇驻守的日伪军在睡梦中首先遭到到炮兵大队的攻击,一时间惊慌失措,叫喊声一片,爆炸声枪炮声大作,击战约半个小时,部队就攻入镇内,车桥激战惊动驻守在淮阴,淮安的日军第65师72旅山泽大队,山泽大佐命令除一部兵力驻守外其余部队700多人倾巢出动,分四批携带武器辎重,驱车驰援车桥。八路军师指挥部的战略意图就是要诱敌增援,并在伏击点对敌增援部队围点打援加以歼灭之,为此,调集苏中军区教导团,四分区特务团,主力第一,第七,第五十二团共计五个半团的兵力参战,战术方针采取:攻坚打援,力求全歼该部日伪。为确保战役顺利进行,粟裕,叶飞等指挥员在战前做了大量细致的敌情兵力分布,火力情况的摸查分析与后勤工作布置,在有群众基础的地方,组织云梯队等各种后勤保障队伍,重新调配部队各级指挥员及弹药的供给,并选择在芦家滩做伏击地。命一团一部,52团一部隐蔽在韩庄,大施河等地。车桥北门是七团三营做主攻部队,二营做预备队,春所在的

一营是南门主攻营,此时虽然攻入车桥镇,但日军一机枪暗堡射出的火力阻碍进攻速度,春是部队神射手“我日你老姥姥”,春一声吼一个翻身跃入前面弹坑子弹嗖嗖地从身边擦过,乘日军换弹夹的瞬间春跃上另一弹坑,这时春借着火光,已看到日军身影在暗堡中闪现,举枪瞄准击发,日军机枪手应声倒下,战友们一跃而起向前冲去,这时,另一侧的暗堡又有敌火力交织射出火舌,前面的战友们倒在冲锋的路上,春和战友们被压制在一排土堆后面,敌机枪打在土堆上扬起阵阵尘烟,流弹在身边耳边嗖嗖的擦过,这时一个叫亮的战友喊道:“再给我一个炸药包"只见他抱起两个炸药包一跃而起冲向暗堡,身后向春落下一句:"替俺照顾俺娘"。他乘夜的掩护直奔暗堡,二十几米的距离,如百米冲刺,一道闪光划过夜幕,就在亮即将冲到暗堡时,敌一串火舌穿过他的身体,火光中,只见侧身倒下的亮腹部的肠子和着鲜血一下涌出挂在肚外,也就是片刻,只见亮纵身跃起,引燃了炸药包,抱着扑向了暗堡,这短短的几米又有敌人的子弹击中他的身体,这是一种怎样的精神和毅力,任鲜血飞溅,祖国啊我用鲜血和生命在捍卫您的尊严,火光中夹杂着浓浓的硝烟味,这位和春同龄同村走出的八路少年牺牲时才十四岁。战事不断向前推进,敌碉堡逐一被拔除,此

时,从一侧敌营房中串出几十个日军,赤膊,头上扎着白条,手握刺刀,呱呱叫着冲过来,看来日军是在作负隅顽抗最后挣扎,春和战友们跃出掩体,插上刺刀迎面就杀上前去和日军展开肉搏战,平时休整训练,加上奎叔的调教,在这关健时刻派上用场,为亮报仇,为战友们报仇,春是冲在最前面的战士,迎面三个日兵一起向他刺来,看着待刺刀将至身旁,春一个侧身抬手侧刺干掉一个,不料脚下被敌尸体拌了一下摔倒在地,俩

日军也同时被拌倒,却乘势把春压在身下,情急之下春摸到奎叔新打的短刀,就在敌人刺刀行将刺向自己的瞬间,春的短刀已刺入嘴巴大张,双眼瞪圆的日军侧胸中,他至死都不明白巳被压在身下的这个八路动作如此之快,另一日军一看吓得刚想起身逃离,被冲上前的八路一刀毙命。战斗在激烈进行着。车桥北门战斗同样异常猛烈,这让日伪军首尾不能相顾,只能拼死抵抗。然而真正更大的伏击战还在车桥外围,此时日军山泽大队增援部队正急急行进中,却渐渐进入设伏圈芦家滩,其先头部队遭遇了地雷的爆炸袭击,接着密集的各种枪声代替了爆炸声,日军在折损一部份兵力后,日军很快就调整了队形开始反击(应该说日军的士兵素质还是很高的,这与其民族特性有关,日本是个弹丸小国,区区几个小岛,难以承载其民族发展生存的空间,在明治维新成功以后得以迅猛发展,向外扩张就成为必然,在武士道精神的渲染下,在长期的刺探,分析,收集中国国情下得出出兵中国的最佳时机,使其倾举国之力精于一事,这便是侵略中国,以期达到独霸亚洲的野心。曾听父亲说,当年真实的日军素质还是很高的,并不像如今电影电视剧演的那般不经打)。但在我军精心布下的口袋里最终丢下过半的兵力,退至大施河,韩庄,又经过几日围歼,战至13日拂晓,我军相继收复泾口,曹甸镇等十几处敌据点,并打通宝应县城以北。曹甸,泾口,泾河等大片地区,为日后有力打击日军打下良好基础。此役共歼日军460余人,其中生俘24人,是抗战以来一次战役生俘日军最多的一次,伪军480余人,生俘168人,我军伤亡近200人,及大地激发了全国人民抗战热情和信心。

阵地上硝烟弥散,,远处山梁上一轮红日透过晨曦的云雾冉冉升起,春和战友们贮立山岗上就好似一幅风景画。春望向远方,心在想:历史要记住,今后的子孙要记住这足以铭记一生的国仇家恨。

谨以此篇纪念父亲和当年与他一同血战疆场的英烈们!

相关专题:部队 战友

    阅读感言

    所有关于血染涧河的感言
    • 來過 2016-10-06 评论

      欣赏佳作!才华横溢!

    • 今昔雪盟 2016-10-06 评论

      战争!留给人们永远的痛!

    • 细柳 2016-10-06 评论

      顶一下,推荐阅读~

    • 人间四月天 2016-10-06 评论

      顶一下,推荐阅读~

    • 人间四月天 2016-10-06 评论

      好友,整个战斗过程写得生动具体,惊心动魄,如身临其境!对“亮”这一英雄

    • 风的言语 2016-10-06 评论

      顶一下,推荐阅读~

    • 细柳 2016-10-06 评论

      文中“这是一种怎样的精神和毅力,任鲜血飞溅,祖国啊我用鲜血和生命在捍卫

    • 凌风 2016-10-07 评论

      谢谢细柳好友的点评,指出文中的不足,你的点评诚恳接受,更是促使我前行的

    • 凌风 2016-10-07 评论

      谢好友荐读,清晨问好!

    • 凌风 2016-10-07 评论

      好友谢谢你的点评,文中事件交待有些地方不清,如,春和父亲,这个父亲是春

    • 凌风 2016-10-07 评论

      居安思危,加快建设,只有军事强大,经济强大,国人团结才是王道,才会得到

    • 凌风 2016-10-07 评论

      谢来过好友美誉,学海无涯,“横溢”恐不及浩瀚之点滴,当穷极一身修之。清

    • 凌风 2016-10-07 评论

      谢来过好友美誉,学海无涯,“横溢”恐不及浩瀚之点滴,当穷极一身修之。清

    • 丁香 2016-10-07 评论

      顶一下,推荐阅读~

    • 凌风 2016-10-07 评论

      谢友荐读,问安!

    • 幽雨 2016-10-09 评论

      再赏友佳作 再赞

    • 探险是人生的品味 2016-10-14 评论

      顶一下,推荐阅读~

    • 凌风 2016-10-17 评论

      谢友好点赞,秋夜问候,愿一切安好!

    • 凌风 2016-10-17 评论

      谢好友荐读,深秋问候,一切安好!

    • 小鹤 2016-10-19 评论

      顶一下,推荐阅读~

    • 探险是人生的品味 2016-11-23 评论

      顶一下,推荐阅读~

    • 凌风 2016-11-24 评论

      谢好友荐读,问好!

    • 凌风 2016-11-24 评论

      谢小鹤荐读,问好!